首页 > 诗文 > 高翥的诗 > 八月旦日永定寺作

八月旦日永定寺作

[宋代]:高翥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

老去身心便懒惰,人来情意任亲疏。

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

幽事复为行计夺,去留端的合何如。

高翥简介

唐代·高翥的简介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 高翥的诗(164篇)

猜你喜欢

不碍云山

宋代胡仲弓

赢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飞不到人间,

白云本是无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送人还山

元代善住

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閒。

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

折桂新亭

宋代钱闻诗

面对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莱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东。

河北村题壁

清代延君寿

烟散前林霁,茅檐罢午炊。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

糁米田家饭,《豳风》壁上诗。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

过天台

宋代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

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送水云归吴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