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飞舞的近义词(fēi wǔ)
地区的近义词(dì qū)
现实的近义词(xiàn shí)
神奇的近义词(shén qí)
再起的近义词(zài qǐ)
其中的近义词(qí zhōng)
耳目一新的近义词(ěr mù yī xīn)
写作的近义词(xiě zuò)
结草衔环的近义词(jié cǎo xián huán)
力量的近义词(lì liàng)
礼品的近义词(lǐ pǐn)
分开的近义词(fēn kāi)
行程的近义词(xíng chéng)
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再接再厉的近义词(zài jiē zài lì)
平生的近义词(píng shēng)
含义的近义词(hán yì)
干涸的近义词(gān hé)
或许的近义词(huò xǔ)
声誉的近义词(shēng yù)
守正不阿的近义词(shǒu zhèng bù ē)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形状的近义词(xíng zhuàng)
冬衣的近义词(dōng yī)
安身的近义词(ān shē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