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
词语解释
时令[ shí lìng ]
⒈ 季节;节令。
例时令已交初秋,天气逐渐凉爽。
英season;
⒉ 〈方〉:时令病。
例闹时令。
英seasonal disease;
引证解释
⒈ 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引《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飭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时令,随时之政令。”
《后汉书·明帝纪》:“班时令,勑羣后。”
李贤 注:“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顺阴阳,布时令,陈肃圣哲谋,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⒉ 季节。
引唐 白居易 《赠友》诗之一:“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喫杯雄黄酒应应时令,我这酒淡,不妨事。”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
⒊ 方言。时令病。
例如:闹时令。
⒋ 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 代修《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国语辞典
时令[ shí lìng ]
⒈ 按时节所颁布的政令。
引《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⒉ 岁时节令。
引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诗:「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例如:「时令已至中秋。」
最近近义词查询:
隐藏的近义词(yǐn cáng)
大都的近义词(dà dōu)
光棍的近义词(guāng gùn)
赞美的近义词(zàn měi)
压缩的近义词(yā suō)
念念不忘的近义词(niàn niàn bù wàng)
悦目娱心的近义词(yuè mù yú xīn)
回来的近义词(huí lái)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性质的近义词(xìng zhì)
多多益善的近义词(duō duō yì shàn)
维修的近义词(wéi xiū)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加速的近义词(jiā sù)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创建的近义词(chuàng jiàn)
典型的近义词(diǎn xíng)
计划的近义词(jì huà)
雕刻的近义词(diāo kè)
市集的近义词(shì jí)
猴子的近义词(hóu zǐ)
献身的近义词(xiàn shēn)
岗位的近义词(gǎng wèi)
跃跃欲试的近义词(yuè yuè yù shì)
白发的近义词(bái f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