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
词语解释
侵略[ qīn lüè ]
⒈ 侵犯掠夺。
例不时侵略,略为民患。
英invade and loot;
⒉ 一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和对他国人民的掠夺和奴役的行动。
例侵略战争。
英aggression;
引证解释
⒈ 侵犯掠取。
引《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 攻屠 鄴城,袁氏 妇子多见侵略,而 操 子 丕 私纳 袁熙 妻 甄氏。”
《南史·梁吴平侯景传》:“齐安、竟陵郡 接 魏 界,多盗贼, 景 移书告示, 魏 即焚坞戍保境,不復侵略。”
《新唐书·岑文本传》:“河间王 孝恭 平 荆州,其下欲掠夺, 文本 説 孝恭 曰…… 孝恭 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宋史·潘美传》:“溪峒蛮獠自 唐 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
⒉ 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奴役别国的人民。侵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是武装入侵。
引毛泽东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那要看谁来, 日本 鬼子来,侵略我们,占领 上海,当然不会有好日子过。”
国语辞典
侵略[ qīn lüè ]
⒈ 侵犯掠夺。
引《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齐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盗贼,景移书告示,魏即焚坞戌保境,不复侵略。」
近侵犯 侵吞 侵害 侵占
反保卫 抵抗 抵御
⒉ 一国侵犯破坏另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或任何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行为。侵略的主要形式有武装入侵、政治干涉、经济迫害、文化渗透等方式。
英语invasion, encroachment
德语Aggression (S), Invasion (S)
法语agression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光明正大的近义词(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准确的近义词(zhǔn què)
修改的近义词(xiū gǎi)
感到的近义词(gǎn dào)
绅士的近义词(shēn shì)
作梗的近义词(zuò gěng)
希望的近义词(xī wàng)
专心的近义词(zhuān xīn)
察看的近义词(chá kàn)
红色的近义词(hóng sè)
认为的近义词(rèn wéi)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多多益善的近义词(duō duō yì shàn)
调动的近义词(diào dòng)
实力的近义词(shí lì)
记录的近义词(jì lù)
个人主义的近义词(gè rén zhǔ yì)
交卸的近义词(jiāo xiè)
切合的近义词(qiè hé)
生路的近义词(shēng lù)
洋洋得意的近义词(yáng yáng dé yì)
当初的近义词(dāng chū)
会聚的近义词(huì jù)
民众的近义词(mín zhòng)
跃跃欲试的近义词(yuè yuè yù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