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dòng

感动


拼音gǎn dòng
注音ㄍㄢˇ ㄉㄨㄥˋ

繁体感動
词性动词


感动

词语解释

感动[ gǎn dòng ]

⒈  触动。

感动人之善心。
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明史·海瑞传》

move; touch emotionally; impress;

⒉  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上下无不感动。

引证解释

⒈  触动。

《荀子·乐论》:“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水浒传》第四二回:“第三日, 晁盖 又梯己备个筵席,庆贺 宋江 父子完聚,忽然感动 公孙胜 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 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⒉  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天尚不能感动陛下,何敢望,独有极言待死而已。”
《新唐书·韦昭度传》:“李昌符 乱兴苍卒, 昭度 质家族於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 昌符。”
清 恽敬 《后二仆传》:“瑞金 处万山,民性悍,喜邪説, 敬 视事期月矣,上下无所感动。”
巴金 《寒夜》五:“他能够说服她,感动她,使她满意地跟着他回家去么?”

⒊  犹感应。谓受影响而引起反应。

《韩诗外传》卷一:“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气感动,触情纵欲,反施乱化,是以年寿亟夭而性不长也。”
《陈书·乐志上》:“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乎人心,随物感动,播於形气。”
《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感应经·五石精》:“阳燧之取火於日,方诸之取露於月……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相感动然之也。”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

⒋  感伤震惊。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太尉 李固 曰:‘帝虽幼弱,乃天下之君也,今日崩亡,百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不举哀邪!’”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仁宗 ﹞弃羣臣之日,天下闻之,路祭巷哭,人人感动歔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至诚》:“读史至 诸葛忠武侯、司马文正公 之薨,輒感动流涕者,至诚为之也。”

⒌  动摇。感,通“撼”。

汉 王充 《论衡·奇怪》:“后稷 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故曰:‘不坼不副。’”
《北史·薛琡传》:“唯 琡 以 杲 为聚众无名,虽强犹贼, 元顥 皇室昵亲,来称义举,自 河阴 之役,人情骇怨,今有际会,易生感动。”

国语辞典

感动[ gǎn dòng ]

⒈  感应。

《隋书·卷一三·音乐志上》:「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
《红楼梦·第三九回》:「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

打动

⒉  触动。

《水浒传·第四二回》:「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忽然感动公孙胜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如:「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

分字解释


※ "感动"的意思解释、感动是什么意思由历史新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用手牵引他们穿过马路,用话引领他们不断前进,用心温暖他们不再孤单,用爱抚慰他们受伤心灵。国际盲人节,用爱心帮助盲人,用真心创造感动,有爱相随,让盲人的世界一片光明!

2.为设计背后的人文精神、优质制作与无懈可击的造型所感动,也由于一件美好家具的恰当摆饰,家也因此改变了它的气质。

3.哭我为了感动谁;笑又为了碰着谁,看着你的眼,勾引我的泪,为何流入沟渠,不寄望会感动谁,只怕我会比你累,爱是你的爱,不吻我的嘴,又凭什么流泪。

4.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人物,他那可歌可泣英勇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他身上有着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真的是当之无愧。

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感动,您,是否因感动而发奋图强,擦干眼泪努力拼搏呢?而我,因为感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喜爱和执著。

6.修养不关乎身份地位,无论贫富。即使是卖报的老头,他的修养也可以使他比一般人都高大;而田家炳先生,他除了爱心之外,更让人感动的应该是那瓶只装有一口水的瓶子。

7.感动,是因为有人惦记;幸福,是因为有人可想;满足,是因为彼此默契。无论你在哪里,我都深深祝福你:有我的祝福陪伴,你定会开开心心!早安!

8., 黄继光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我感动。不饶,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受世人歌颂。

9.感动是春风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

10.要把这些感动人的事迹记载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