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手不释卷。
出处《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例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bù shì shū
注音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ㄕㄨ
繁体手不釋書
感情手不释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
近义词手不释卷
英语not to part from one's book
俄语не расставáться с книгой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月明如水(意思解释)
- 入吾彀中(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的意思解释、手不释书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