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例子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
繁体口誅筆伐
正音“伐”,不能读作“dài”。
感情口诛笔伐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辨形“诛”,不能写作“洙”;“伐”,不能写作“代”。
近义词大张挞伐
英语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
俄语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
日语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德语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口诛笔伐的意思解释、口诛笔伐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儿女情多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