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鞍思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例子看见旧时船中掠去锦绣衣服、宝玩器具等物,都在申兰家里,正是“见鞍思马”。(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基础信息
拼音jiàn ān sī mǎ
注音ㄐ一ㄢˋ ㄢ ㄙ ㄇㄚˇ
繁体見鞍思馬
感情见鞍思马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触类相思。
近义词睹物思人
英语see the saddle and think of the hor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皆大欢喜(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见鞍思马的意思解释、见鞍思马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