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衔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例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3回:“特取其珠,以为‘黄雀衔环’之报,忘恩人笑纳。”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què xián huán
注音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ㄒ一ㄢˊ ㄏㄨㄢˊ
繁体黄雀銜環
感情黄雀衔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报恩。
近义词结草衔环
反义词恩将仇报
英语repay a person for his kindness with gratitud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的意思解释、黄雀衔环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容不迫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