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戈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chí gē máo
注音ㄉㄠˇ ㄔˊ ㄍㄜ ㄇㄠˊ
感情倒持戈矛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倒持干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倒持戈矛的意思解释、倒持戈矛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昂首伸眉 |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